5月28日,由中铁城市规划院勘察设计的芜湖市规模最大、层数最多、最为复杂的跨越商合杭高铁及芜湖轮渡普通铁路6层互通立交桥——王家巷互通立交桥正式开通!这意味着芜湖市长江路高架桥已全线正式通行。
通过这一巨大的“交通转换器”,芜湖长江路高架与商合杭公铁长江三桥实现互联互通,芜湖城中核心区交通可以实现20分钟出城上高速公路,20分钟到达城东政务区、江北大龙湾,芜湖市区交通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充分展示了芜湖城市建设新形象,进入了芜湖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开启了芜湖跨江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路高架工程
长江路高架工程总长3.6km,北起天门山路,南至中山北路,依次跨越天门山路、赤铸山路、赭山路、中山北路,接上已建的长江路-银湖路-吉和路高架桥,成为贯穿芜湖市城北、城中、城南的城市交通主动脉,城市交通性主干路标准,设计时速为 60km/h。该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规模,设王家巷互通立交一处,三对半上下匝道、两对出入口。长江路高架全面通行后,大大改善了老城区城市交通拥堵,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
长江路王家巷立体交叉桥
位于王家巷处的长江路立交采用“双苜蓿叶+双迂回定向”形式,西向北、北向东流向采用苜蓿叶匝道,布置于拆迁量较小的东南、西南象限;南向西、东向南流向采用标准较高的迂回定向匝道。由于公铁大桥公路桥面标高较高,为满足高程衔接需要,同时避免匝道交通频繁进出对主线交通的干扰,公路桥及长江路高架两侧均设置集散匝道,立交匝道均与集散匝道衔接,并通过集散匝道进出主线。
长江路立交设计充分考虑了交通需求,并为中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预留了空间。设计中通过设置集散匝道合并出入口等措施,确保主线通行能力。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了拆迁,达到了功能与代价的平衡。
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
在长江路高架沿线高压走廊杆线拆迁中,由中铁城市规划院提出建设综合管廊新思路,在芜湖市核心区通过建设综合管廊,实现高压电力杆线入地,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管线管理水平。
作为安徽省首个超大型圆管顶进项目,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已于2020年5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是芜湖市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北起天门山路,南至中山路,总长约3.1公里,总投资约 5.9 亿元。包括110KV、10KV电力管线及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管线都陆续“搬迁入住”长江路管廊,彻底解决了长江路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很好的改善了城市空间环境,有效的提升了城市品质。
在设计过程中,中铁城市规划院项目团队克服了城市核心区交通疏解、复杂杆管线迁改、超大圆形管廊顶进、复杂地基处理、深基坑支护等诸多难题,有效地保障整个施工过程质量、进度的管控。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保证了商合杭高铁如期通车以及长江路高架桥的顺利完工。
在江南城市核心区通过建设综合管廊,实现高压电力杆线入地,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综合管廊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等地面节点与城市景观融合协调,打造“城市更新”在城市核心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方面的成功样板。